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11 15:5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感悟心得体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共同富裕问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心,让亿万人民更清晰地看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社会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允许一部

 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激发各方面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 100 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 1 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彪炳史册的成就,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向着更加远大目标、更加美好前程开拓前进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期盼、把握历史主动的重大战略抉择。

  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推动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促进共同富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只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不断夯实执政基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从不懈怠、永不停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逐步推进。

 必须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仅仅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发展安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决不是什么“劫富济贫”。

  必须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必须牢牢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必将绘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绚丽美景。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心得 体会发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做大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深刻揭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一个扩充财富体量的过程。

  缩小差距的同时也在做大“蛋糕”。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导致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促进共同富裕,实质上就是一个均衡发展问题。根

 据目前的实际,共同富裕意味着缩小“三个差距”,即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怎样缩小差距,当然不是削高填低,而是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的关键举措,在于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扩中”“提低”,在不断增加财富总量过程中促进共同富裕。

  制度优势是共同做大“蛋糕”的根本保障。先富带后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浙江山海协作工程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省域范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原则,促使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开展经济合作,优势互补,同时动员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帮扶支持欠发达地区,产生了很好的“扩中”“提低”效果。去年,浙江山区 26 县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1.94:1,城乡群众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带”字诀彰显共同富裕中国智慧。不搞平均主义,允许适度差距,不仅有利于加快发展,也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浙江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引导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合理转移、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从而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活力。协作帮扶,不是给钱了事,

 而是要落到产业发展上,提高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自富”能力。2021 年,浙江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1.2 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 4.4 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念好“带”字诀,有助于破解共同富裕这个世界普遍性难题。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推动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征程上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之道,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首先,党的领导决定共同富裕方向的坚定性。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不移将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党的领导保证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连续性。改革开放以来,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提出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目标要求,但共同富裕的政策取向一直没有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最后,党的领导凝聚共同富裕诉求的共识性。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需要处理好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质上是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整体利益,如此才能有效凝聚关于共同富裕的共识,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在维护整体利益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而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价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民心向背和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方面,共同富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方向。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是满足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美好生活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地、逐步地实现人对自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个体品质、行为方式的超越与发展,实现人民精神的普遍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和睦向上,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意愿和诉求。一是在制定和完善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具体措施过程中,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度化地反映到决策过程中;二是坚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凝聚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度建设、政策保障、组织领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动态回应人民多样性与变化性的合理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共 同富裕的内容体系。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内涵和实践路径认识的深化。共享发展理念更完整、更全面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从侧重追求物质富裕拓展为追求文化软实力、社会文明、生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同时蕴含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首先要以全局性顶层设计洞悉共同富裕的关联性问题,找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将整体规划、地方探索与督促落实相结合,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其次,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共享落实到共建中,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秉持均等、普惠、便捷、可持续的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补齐共同富裕短板,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共同富裕质量,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以共享为价值导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 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创造支持政策体系,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其次,激发党员干部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地方围绕中央顶层设计进行差别化探索,鼓励担当作为。建构容错纠错、容错免责与问责追责一体化机制,构建系统完备、激励有效、奖惩适度的复合型机制,实现问责与容错的机制衔接与优化,保证责任制度的完备性和激励制度的科学性。最后,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性发展。制度建设可为共同富裕建立前提性与基础性的秩序状态、约束性与引导性的行为背景。首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以保证共同富裕的方向坚定性、政策连续性、诉求共识性,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中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确保不同领域的制度、规范

 与机制沿着正确方向进行改革,并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与机制之间的互动,保持各领域改革步调的一致性,形成更加完善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应着力一体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快建成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中央着眼于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立足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把握国内发展态势,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为“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规划部署,明确指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也在人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人民,坚持实事

 求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次次历史性跨越。从之前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现在我们要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如何让“后富”又稳又牢?除了要鼓励先富的带头人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国家层面也要尽可能地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充分估计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鼓励各地推广先进经验。实践证明,只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记于心,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外化于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党必将基业长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的巨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兢兢业业干出来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合力,锐意进取,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坚决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些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需要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一、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制度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富裕”反映了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人类古老而长久的向往。然而,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他们描述的“大同”社会,只是一种幻想,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实现的道路。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个状况只有在未来新社会中才能改变。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带领广大人民不畏艰难、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解决温饱、基本小康,到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成功发展之路。

 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之后不久,“共同富裕”的表述就出现在党的文件中。1953年 12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的美好目标。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同志认定:“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消灭贫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辟了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这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收入差距也不可避免地大了起来,贫富不均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两极分化的情况会不会出现,中国会不会因此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回答和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认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并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设想在 20 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 8 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 1 亿贫困人口實现脱贫,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体人民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二、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我们党的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掷地有声地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使命清晰,担当勇毅,“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进一步规划。

 消灭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100 年前,孙中山先生这样描述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今日民穷财尽,所患在贫。”2020 年 11 月 23 日,贵州省宣布剩余 9 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标志着我国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我们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需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经过新中国 7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物质财富积累使我们有了解决影响共同富裕的突出问题的条件和基础。思想和理论认识的深化,更增强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自觉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共同富裕,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新时代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发展进入新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如何释放出强大的内需?共同富裕是扩大内需的基础,也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举措。共同富裕释放的强大需求,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进入发展新阶段,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了发展,共同富裕就成了海市蜃楼。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为共同富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通过扶志、扶智和壮基、兴业等手段,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实现进一步发展。40 多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 多年后的今天,要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生逢美好时代,我们亲眼见证了成功脱贫的历史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们手里实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上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体会文章】积极探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021 年 6 月 10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2 年 11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宣告,我们“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7 年 10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2020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 年 1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

 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1 年 4 月、5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广西、青海考察,强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需改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也不尽相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迫切需要选取部分条件相对具备的地区先行示范。浙江省面积、人口具有一定规模,既有城市也有农村,农村户籍人口占一半。2020 年,浙江生产总值为 6.46 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10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 1.96,远低于全国的 2.56。浙江省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同时,浙江在优化支撑共同富裕的经济结构,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路径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充分考虑全国基本情况和浙江基础条件而确定的,有利于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有利于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讨论 记者:字字千钧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您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哪些层面? 李佐军: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即满足人、依靠人、引导人。

 满足人,是指满足人的四大类、多种不同需求,即吃、穿、住、行、用等物质需求;快乐、情感、安全、尊重、理想等精神需求;健康、学习、就业等成长需求;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平等权等权利需求。

 依靠人,即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人的各种行为,实现各种发展结果。

 引导人,包含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分工安置人三个维度,即通过各种制度引导人的行为;通过资本、技术、装备、信息等不同生产要素全面提升人的能力;把每个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行业与区域,实现人尽其才。

 换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题中之义。

 记者:我们向往“人的全面发展”,也重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句话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李佐军:共同富裕主要指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且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的状态,比单纯的物质丰沛、生活富足层次更高,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全面、大写的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上,就不单单是停留在全面小康阶段人们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是全方位需求的满足,包括公平的收入分配、优美的生态环境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时代意义何在?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李佐军: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一条红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缝对接,贴合紧密。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放在一起来提,正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关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从需求侧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均 GDP 增长到 8000 多美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这些年社会热议的群体焦虑,就反映出人们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权利保护、伸张公平正义的渴望。

 从供给侧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好了,平均身高体重上去了,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个体的技能、智慧、情趣、品位等或许也未获得相应比例的提升。那么,这个个体的发展是畸形、跛脚、非均衡的。今天,中国早已告别总量短缺时代,但各区域各领域间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使得很多人精神需求、生态需求、权利需求以及高品质的物质需求等仍难以满足。举个例子,这些年,人们对蓝天白云好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看重,宁愿少吃点、少用点,只愿换来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背后的原因,就是物质效用边际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在我国供给体系里,像清洁的水、安全的食物、环保的产品等,有效供给还不足,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观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井喷式增长,发展却仍不平衡不充分,还需大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更持续、更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记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国民素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潜力,意义深远。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佐军: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我国主要有三大挑战:

 ——“粗”与“细”。要有统筹全局的气魄,也要有抽丝剥茧的细致,将顶层设计与个体努力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很多。在鼓励个人奋斗的基础上,无论是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制度层面的支持,还是资本、土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要素层面的支撑,抑或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分工深化方面的配合,都缺一不可。既需要顶层设计,完善发展环境,也需要个体努力,抓住发展机遇,挑战性极强。

 ——“快”与“慢”。要鼓励“踮踮脚”,也要鞭策“加速跑”,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我们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间、城乡间、各群体间差距较大,很多地方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一样,有些处于工业化甚至是后工业化阶段,有些还在工业化早期。这就导致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发达地区可能只需抬抬脚跟,而贫困落后地区则要奋力奔跑。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地区特点,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尽可能缩短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差距,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一挑战。

 ——“新”与“旧”。要化解旧矛盾,也要培育新动能,将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化解存量矛盾,这一过程中难免要付出“阵痛”的代价。如何既保证新旧动能顺利转换衔接,使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又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所有转型期经济体不容忽视的重大挑战。

 记者:经过近 40 年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您认为目前有哪些利好?

 李佐军:有利条件主要来自三方面。

 从认知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形成了广泛共识。十九大报告让大家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变化,明确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个认识统一了,才能真正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切实在发展中解决百姓诉求,补齐民生短板。

 从保障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健全,物质供应极大丰富,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从实践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智力储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掌握的知识、信息、技能呈指数级增长,这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夯实了智力资源之基。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步稳蹄疾,推出 1500 多项改革方案与措施,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立起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根底。

 记者: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千头万绪,抓住“牛鼻子”从哪儿入手?

 李佐军:我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理念上,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政府都应该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举措,把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在制度上,要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靠制度来保障人的发展权利,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使个体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得生产要素,让人人拥有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

  中国从全面脱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稳健步伐,给世界以启发和激励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展现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展望 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个大国、大党的为民情怀,备受世界瞩目。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高。新时代,中国把“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

 分好蛋糕,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中国在增进民生福祉、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树立的丰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鲜明的态度,坚定的意志,扎实的行动,都是中国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的生动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平均每年 1000 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这样的成就,被认为“不仅是中华民族 5000 多年历史上的巨变,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壮举”。

 “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习近平主席指明了各国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多年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也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国致力于推动南南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等举措,在共同发展道

 路上担当大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贫困人口出现多年来首次增长,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从全面脱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稳健步伐,给世界以启发和激励。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祝贺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时所指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踏上新征程,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将让中国人民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包容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重要力量。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表时间:2021-01-08 来源:经济日报

 肖红春 王宁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部署。这样的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

  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要看到当前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领域存在诸多短板等。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同时,也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个目标奋力前进。

  (二)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逐步实现目标的历史过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应该看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经历先富带后富等阶段,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此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特别是要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关键是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唯此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还要看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蛋糕做大,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需持续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

 面向未来,更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需运用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打赢之后,我国摆脱了绝对贫困,但解决相对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要接续推进已脱贫地区的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特别是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未来 5 年乃至 15 年,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应走的路径,朝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顽瘴痼疾“开刀”,让科技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充分显现,激发科技创新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更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关于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调研报告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国有企业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为共同富裕作出贡献。2021 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已然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 工会、职工群众、共同富裕 摘要 面对新形势,如何引领职工实现共同富裕,是大企业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集团工会通过增强服务职工群众力度、创新帮扶机制、扶贫结对、政策支持等措施,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如今,职工共同富裕已经全面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丰源集团工会也探索出了一条引领职工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正文 根据 XX 区总工会《关于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XX 集团围绕“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调研。期间,调研走访了集团下属 8 个成员企业及所属 15 个基层工会,召开座谈会 8 场,座谈 80 余人,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深入职工中调研分析,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XX 集团概况 XXXX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煤炭为依托、煤电为主体,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辖有 20 多个成员企业,拥有资产近百亿元、员工 4000 余人,集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聚力团队建设、项目发展、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着力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集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集团工会现有会员 4000 余名,职工入会率 100%,职工代表 200余人,专兼职工会干部 40 余人。下设基层工会组织 30 余个,工会组织健全,机构独立。工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根本原则,积极履行工会四大职能,以强化自身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职工的水平,不断追求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做法 (一)准确把握共同富裕内涵要求 一是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我们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壮举。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应该而且能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向标。三是工会在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表现为保障广大职工共建共享的权益,通过引导职工勤劳致富、保障职工在初次分配中劳有所得、保障职工高质量就业、多劳多得等,有效保障其主体性地位。工会通过支持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促进广大职工综合素养、道德情操等的发展,推动改善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走向精神富足。

 (二)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员工福祉 一是深入践行发展成果共享理念,让员工分享更多成果、收获更多实惠。提升收入基数。有序提高基层岗位、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和离岗退养人员的薪酬水平,全面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大幅提升取暖费标准,视效益增长、安全状况,适时增发全员效益奖、安全奖,去年员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 8%。提升幸福指数。二是以员工为中心”管理信条、以“共建共享共赢”努力方向,开通了通勤班车,建立了员工发展基金,成立了“峄城区丰源慈善协会”,并通过为员工购买“枣惠保”、落实带薪年休假、员工宿舍安装空调、翻番住房公积金集团缴存比例、就高了执行社保基金缴纳基数等实事,深入践行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每一名员工的福祉。三是集团工会积极践行“一切依靠员工、一切为了员工”发展理念,通过组织开展民主管理工作、“四送(春送智慧、夏送清凉、秋送安康、冬送温暖)”活动、“丰源心声”职工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工资民主协商、签订履行员工集体合同、“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等活动,切实推进了和谐企业建设。四是同时,积极派驻榴园镇卜

 村、颜村第一书记开展结对帮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近 3 年为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教育等事业累计捐资 635 万余元。

 (三)帮扶救助真情关怀温暖人心 一是集团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集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为员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扎实开展大病职工救助工作,对患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员工,及时了解有关情况,积极做好应急救助,连续 8 年出台《员工大病应急救助办法》,累计救助大病员工 37 人,发放大病救助金39 万余元。二是集团工会将救助大病员工工作当作“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抓好落实,深入推进,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对发生重大疾病职工家庭,采取时刻关注、动态管理,并通过丰源慈善救助、困难救助、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等“四大送温暖平台”,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

 (四)丰富文体活动促进职工乐享“精神共富” 一是集团连续 8 年精心策划了读书季系列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文明企业建设,以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全力构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架构,营造了乐学好读、勤学着思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了职工成长成才教育基地,开展了“师带徒”活动,为职工传授专业知识,指导岗位技能,加强教育和引导,为职工群众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三是集团将职工生活与健康需要作为落着点,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每年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节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

 文体活动,组织职工疗休养、健康查体、健康知识讲座等,有效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富裕。

 三、存在问题 (一)富裕基础条件不均。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历史条件和家庭基础等原因,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另外,由于个人体力、智力等主客观条件的不同,造成地区和个人贫富不均。

 (二)富裕频率差距较大。地区之间人民群收入增长快慢不一,富有者由于占有较多的资源,其收入增长较快,而贫穷者由于占有资源有限,其收入增长较慢。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的趋势。

 (三)富裕绊脚石较多。教育致贫、医疗致贫,目前各中所谓的特长班、文艺班、重点班、钻石班都需要昂贵的学费。一个家庭为培养子女所支付的教育费用往往会使家庭陷入困境,产生教育致贫。住院贵、看病难,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有人生重病、生大病,往往会导致这个家庭一朝回到解放前。

 四、建议对策 (一)集中力量把“蛋糕”做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坚持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辩证统一。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定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高度。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更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的又大又好。

 (二)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教育是致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基本原因是所受的教育不同、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同时,要重视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造成了农村的医改并没有真正的满足农民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较好的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因此,在缩小贫富的过程中,要建立键全覆盖多维度、多范围、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要建立探索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丰源集团作为一所大型国有企业,积极适应时代变革,自觉把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命运,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让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可感知、可拥抱、可获得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稳步 共同富裕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gongtongfuyu/867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