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2023年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全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4-01-04 17:42: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全文)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基层理论宣讲的形式和内容,探索采取“1+N”的形式(“1”是党的二十大概况及基本精神;
“N”是围绕解读推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展开)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切实打通理论宣讲进基层“最后一公里”,促进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强宣讲阵地建设,构建大宣讲格局。投入50万元建设资金,把全县1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宣讲品牌。目前,县新时代实践中心(所、站)分别达到“10个有”“8个有”“7个有”标准。同时,整合县委党校及乡村教学点,以及各类夜校、培训中心、实践基地,实现宣讲平台打通、队伍共用、资源共享。目前,大宣讲格局已经形成,品牌效益初显。截至目前,累计开展455场次,受众达1.4万人次。

创新宣讲形式,提高宣讲实效。注重理论宣讲创新,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理论宣讲,切实推进理论宣讲出成效。一是各级领导带头讲。党的二十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200多人次参与带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县各级党组织全部以专题会议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参与学习党员2万多人。二是战线系统专题宣讲。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战线系统专题讲。先后组织政法系统、组织系统、统一战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专题宣讲,全县各战线系统干部1000多人参加学习。三是进村入户贴心讲。党的二十大以来,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引导村民“唱主角”,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派出驻村第一书记组成宣讲队深入群众,走村入户,采取“菜单式”“点题式”“问答式”等方式开展面对面宣讲。同时,宣讲队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的“三农”问题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内容列入宣讲提纲,把“大主题”转化为“小窗口”,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从“我讲什么群众听什么”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我讲什么”,让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民政策入脑入心。党的二十大以来,宣讲队先后开展100多场专题宣讲,参与干部群众达5000人。四是新兴媒体融入讲。为扩大宣传面,各媒体及时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党的二十大相关信息,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乡村振兴》等专题专栏,专栏刊发稿件100多篇,积极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同时在公共场所,利用宣传栏、广播、LED电子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组织各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集中学习、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手机阅读、上网观看等形式扩大学习覆盖面,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寻常百姓家”。五是休闲场所微宣讲。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将宣讲融入休闲场所,组织千名书记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依托广场、纳凉亭、廊桥、农家小院等家门口宣讲阵地,采取夜谈、漫谈、文艺表演、电影放映等形式进行197场微宣讲,覆盖5.5万群众。通过家门口宣讲,倾听群众心声,共议民生大事,增进思想共识。

丰富宣讲内容,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全县各类宣讲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从小切口入手、用小故事阐释,把宣讲的内容放在宣传阐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和科学理念上,放在解读推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鲜活经验和生动实践上,统一思想认识,破除思想藩篱,注入发展动力,搭建政策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让好政策产生好效果,激励群众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全县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活动”“理论宣讲+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宣讲+文艺表演”等活动,采用“专家宣讲+实地指导”“集中传授+互动研讨”等组合方式,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技科普、移风易俗等主题活动共257场次,惠及群众约19.5万人次。

建强宣讲队伍,加强宣讲人才储备。坚持运用领导干部带头讲、社科专家深入讲、新闻记者访谈讲、基层干部一线讲等主体多元参与的宣讲模式,把各类懂政策、熟技术、善表达、爱宣讲的同志吸收为宣讲团成员,解决好“谁来讲”问题。同时,挖掘一批既能讲“普通话”、又能讲“宁明话”“客家话”“壮话”的宣讲人才24名,开展“双语”宣讲,切实推动理论宣讲往深里走,往实里落,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真正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能落实,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5372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