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体制内中年男女,如何应对梦想与现实撕裂感?(完整)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6-29 15:30:04

‍到了一定年纪,即便特别没心没肺、得过且过的人,也会有迷茫、无助的时候,因为这个年龄所看到的世界,已经不允许他们没心没肺了,即便捧着外人眼中“铁饭碗”的体制内人,也不例外!常常有小伙伴向我倾诉各种各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制内中年男女,如何应对梦想与现实撕裂感?(完整),供大家参考。

体制内中年男女,如何应对梦想与现实撕裂感?(完整)

‍到了一定年纪,即便特别没心没肺、得过且过的人,也会有迷茫、无助的时候,因为这个年龄所看到的世界,已经不允许他们没心没肺了,即便捧着外人眼中“铁饭碗”的体制内人,也不例外!

常常有小伙伴向我倾诉各种各样的烦恼,他们中有很多便是一脚迈入“三十”的体制男女,虽然过了新人磨合期,也对体制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梦想与现实依然有撕裂感。归结起来,有这几种烦恼:
1.性格与工作不协调。进入体制近10年,依然不适应体制内严肃、规则的工作氛围。体制内讲规矩、讲服务、讲原则、讲团结、讲细节,注重集体观,相对缺乏个性及创造力,对那些或个性乖张、或喜欢独来独往,或粗枝大叶的人来说,要与工作环境协调,有一定困难,时间久了,难免产生消极情绪。
2.人际关系不和谐。体制内讲究协作,单打独斗很难发展好,因而大多数人非常注重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做人比做事重要,人际关系和谐了,事情做起来也顺利多了。但对那些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尤其痛苦,我的一些小伙伴甚至与领导关系非常紧张,严重影响了工作,特别是看到其他同事都如鱼得水的时候,那种不被信任感、不被接纳感无时无刻不包围着自己。
3.能力与岗位不匹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赶鸭子上架:自己擅长做业务,偏偏被要求写公文;擅长写文章,偏偏被要求搞接待;对数字怕的要死,偏偏被要求当财务……,胆小的躲在被窝默默流眼泪,胆大的战战兢兢提出调整岗位,可是,领导或笑容可掬或严肃认真地否决:“年轻人,要多历练!”另一种是没抓到机关工作的道道:懵懵懂懂,混了10多年,依然不知道公文怎么写,业务怎么做,细节怎么抓,动不动被领导批评,被同事嫌弃,好心塞。
4.职位没达到预期。这是心头刺!或因为外部原因,如处在边缘部门、人数庞大的系统、职数不多的单位、有个不靠谱的领导等,或因为个人原因,如编制不符、不被重视、不能出彩等,导致或提拔遥遥无期,或晋升慢如蜗牛。
5.经济收入不足以满足预期。体制内的收入几乎是固定的,得有政策才能有微升,而政策要好几年才会有,总的来说,收入很有限,且没有太多可期待的,年头就能算出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今年就能算出五年内能有多少收入。对体制内两类人来说,这点收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一类是重点院校毕业、有大好钱途专业的人,进了体制,意味着失去了几十万甚至百万年薪,当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混得有模有样时,那种失衡感更甚。另一类是攀比心重的人,看到身边的人有豪车豪宅,可以给家人非常充裕的经济支撑时,再看看自己,连小孩上个几千块的培训班都抠嗖嗖的,心理开始失衡。大家看看那些警示录,那些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开始寻租腐败是从攀比后的心理失衡开始的。
烦恼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身处环境的原因,但我想说,这种烦恼太正常不过了,不仅体制内有,体制外也有,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没有想法、没有烦恼,人就是行尸走肉,有了想法,有了烦恼,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关键在于行动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还是让自己继续颓下去的。
之前,我转载了一篇知乎文章,有位答主回答了某位知友的问题《选调生,女,感觉每天都很难过,怎么办?》,通篇有种绝处逢生的力量,那篇文章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回复,大家表示读完后又有力气了,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行动、改变而有所突破。
同样的身份,面临同样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抱怨,而有的人选择了积极行动,结果截然不同。
当梦想与现实撕裂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重新找回平衡,让梦想抵达现实,让现实回应梦想!
第一,  充分认识到体制的特点,然后不拧巴。
1.体制内的职位晋升、工资构成、组织方式有独特性、稳定性。
现行的《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肯定有其科学性、普遍性,目的是为了规范。规范化的东西就是避免随意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防止权力滥用,我们的晋升必须要先有职数,必须一级一级来,否则每任领导都可以随意、超编提拔喜欢的人,单位、体制运转岂不乱套?再比如每个单位的职数都是事先编制好的,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如果可以随意扩大领导职数配备,谁来当小兵?财政如何负担?
领导职数的稀缺性及职级的晋升制,决定了体制内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是平凡的小喽啰,因而职位没达到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再比如,工资收入的构成一定是基于税收、财政的公共性制定的,同时适用东西南北中、发达与落后,不可能想加就加。不然差距太大、涨幅随意,如何平衡体制内外?
再比如,体制内的最大功能是公共性,必须要为人民服务,因而必须要将决策层的意志执行下去,这就要求必须讲政治、讲大局、讲服从、讲团结,否则怎么做工作?
明白了这些,就不会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反而没那么多不爽和烦恼了。正好比一个成绩很一般的人,就不会想着高考必须要考进985,能考到普通本科就很已经很高兴,如果发挥超常,能考进211,就准备要烧高香了。
如果没有做好这些心理准备,我奉劝还是不要进体制,不然得被现实暴击!
2.体制内也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有很强的包容性。
体制内并非没有平台让自己发挥才华,践行人生价值。相反,我觉得体制内有各级平台、各个岗位让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去发光发热。哪怕一个小小的街道办事员,在走街入户、访贫问苦的时候,只要帮助需要的人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也有“自己很了不起”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更不要说那些挥斥方遒、纵横捭阖的领导层了!
近些年,体制内谁最火?那些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们!他们用犀利的语言、专业的解答坚持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维护中国形象,谁听了不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崇拜感?他们不是外交部的最高领导层,平时工作也要讲服从,工资也没比你我高多少,但他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尊严,践行了人生价值!
有人说,我没有那么多想法,没有那么大的追求,更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没关系,体制内很包容,只要不触碰底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位置。
性格不好爱发脾气?没关系,认真做事就行了!
不爱说话不擅交际?没关系,认真做事就行了!
没有特长能力一般?没关系,认真做事就行了!
……
有谁看到哪一个人因性格不好、不爱说话、不擅交际、没有特长、能力一般但在认真做事,而被踢出吗?
因此,想开点,人无完人,自己不擅长的就不必勉强。
第二,把梦想安放在自己够得着的地方,慢慢来。
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自不量力,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劣势,评估主客观环境,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做,比一开始就不切实际地幻想升大官发大财,要踏实得多、幸福得多。
有个小伙伴明明是在一个人数众多、领导职数极少的县直系统,偏偏问我要怎么升到副处级,我只能苦笑,虽然我不知道快速升迁的方法,但我知道县直系统一把手也就科级,要升个副科都非常困难,升个处级简直比登天还难!定个这样困难的目标,不是折磨自己又是什么?
在什么平台做什么梦,这梦会比较香甜,也更有可能落地!
人生很长,当然也不排除将来他也有概率升到副处,但还是把目光先放到当下,先解决“入得了领导法眼”“升得了副科”比较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才走得稳。
第三,提升自己,任何时候都不为过。
认为自己有弱点,那就避开弱点打造亮点。我有位同事性格很静,不擅长交流更不擅长交际,但一点不妨碍她成长为领导信得过的业务能力。她静,但她做事很细致认真,她把这个亮点贯穿在了工作的方方面面,时间久了,大家都很愿意跟她合作;她不喜欢交谈,但她擅长写公文,时间久了,领导愿意把大材料交给她。写公文,机关里最核心的能力啊,那些弱点又算什么?把别人最不擅长的做精做强了,一样出彩。
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那就通过学习实践提升技能。可以从模仿开始,同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领导非要让自己做不擅长的工作,没关系,先接下来,至少态度要端正,然后慢慢摸索、模仿、试错,只要保持学习,明天会比今天好。最近,我们新来了一位小年轻,从来没做过财务,老大让他接手,他一开始很焦虑,但很快便调整状态,从最基本的学起,向前辈学习,向文件学习,不懂的就问,也慢慢上手了。大家都很宽容,哪怕他出错了几次,也不会有人责怪他,因为知道他已经在认真做事,也倾尽全力。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追求比晋级提薪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上。晋升很难、提薪更难,与其纠结,不如放平心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每个岗位的设定都有其价值,我们只要把本职工作认真做好了,都有意义。
“尽人事,知天命”,在不争不抢、不急不躁中,也许你渴望的也就达成了。
愿我们每一位体制内的中年男女,都能迈过职场中年危机!

推荐访问:撕裂 如何应对 中年 体制内中年男女,如何应对梦想与现实撕裂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4943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