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储乐秘书网!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15 09:4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汇篇

  “澶漫江淮万里春”。近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慰问受灾群众,温暖民心,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在察看庄台后,总书记感慨道“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总书记的感慨点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两个经典故事,饱含了对劳动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斗争精神的深情致敬,和对当下党带领人民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工作的殷殷嘱托,也让党员干部从总书记的“感慨”中做到三个“坚定”。

  坚定人民至上、相信人民、团结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仰。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为了解决水患,大禹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每当工程开始的时候,他与百姓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开山劈石,夙兴夜寐,团结带领部落人民共斗洪魔,最终取得治水成功。大禹治水为了人民,大禹治水的成功更离不开人民。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今年以来,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到防洪救灾,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战疫情、斗洪魔,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当前疫情尚未根除,防汛救灾任务还在继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紧紧依靠人民,时刻与人民“战”在一起,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仰。

  坚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禹治水时,曾手持规矩,实地查探水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治理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河流。大文豪苏轼也是治水专家。元祐六年(1091 年),苏轼出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初到任上,正值颍河八丈沟工程开工。颍河与淮河毗连,水系复杂、河患无穷。到底该不该建设八丈沟,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苏轼“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对颍州一带的河道水系进行了全面考察。他寻官问民,查证资料,差人测量,两个月后,取得了准确的情况和数据,并及时叫停这个“拍脑门”工程,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向朝廷阐述了反对建八丈沟工程的意见。后根据颍州实地情况,疏浚清河、治理颍州西湖,兴航运、灌农田,造福百姓、泽被后世。大禹治水、苏轼治颍的故事均彰显了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力戒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办实事,求实效,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今天,我们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抗疫防洪双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党员干部要坚定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而获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

 坚定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古蜀有“泽国”“赤盆”之称,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李冰任蜀守后,实地查探,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发现水流湍急的岷江到下游后,水势浩大,一马平川,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大量泥沙淤积,附近山峦阻流,水患加剧。在尊重当地水文实际规律的前提下,李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修建了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的都江堰。不仅解决了洪灾问题,而且得以灌溉良田万亩,使蜀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作为全球年代最久、仍在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得益于它对自然规律的充分尊重和科学利用。习近平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保护自然生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一副美丽中国新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员干部学习安徽考察心得体会

  8 月 2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防汛救灾工作,听取军队参与防汛救灾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发扬连续奋战作风,有力组织抢险救灾,支援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防汛救灾后续工作事关民生、

 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连续奋战作风,慎终如始筑牢堤坝、一以贯之初心为民、毫不动摇咬定目标,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的损失和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扬以人为本、为民负责的连续奋战作风,慎终如始筑牢堤坝。切实完成好防汛救灾后续任务,必须着眼于中国灾害事故多发的基本国情、提升国家抵御各类灾害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发扬连续奋战作风,不断增强抵御灾害“韧性”。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在安徽淮河考察时再次强调了防汛救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指出“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慎终如始压紧压实责任,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抓好查险除险,坚决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构建起现代化城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发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连续奋战作风,一以贯之初心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完成好防汛救灾后续任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一心一意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干人民之所盼,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

 扛起使命,做到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向险而行,锤炼担当铁肩“党性”,真正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福祉。当一些地方洪水未来时,必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修订完善方案预案,落实防汛队伍,不断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洪水不来、准备不止、有备无患;当一些地方洪水来时,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帮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以赴打好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当洪水退后,要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正误,践行“顺天应民”原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同自然争夺发展空间。

  发扬固本强基、敢于胜利的连续奋战作风,毫不动摇咬定目标。习近平对抓好下半年全军各项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咬定“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目标,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淬炼固本强基“理性”,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这一根本,将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落细落实,不断提升维护国家集中统一和社会稳定能力水平,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员干部学习安徽考察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间,探访了刚刚经历历史上第 16 次开闸蓄洪的王家坝闸。在淮河流域特有的防洪工程——庄台之上,总书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细细品悟总书记之语,无不饱

 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深情与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斗法”,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做实做细。

  初心如磐,为民而“斗”是永不变的价值追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总书记淮河之行,从历史典故中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指引抗御灾害的“斗法”,更是说明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永不变的是党员干部的为民之心。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老百姓的难点痛点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面对灾害,应迎难而上、主动投身,坚定站在防灾抗灾救灾第一线,与人民心手相连、风雨同舟,用无所畏惧、冲锋在前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乘风破浪”,在考验中“淬火成长”,切实筑牢永不垮塌的“为民之堤”,做实人民“守夜人”。

  使命如山,为民而“斗”是实而细的务实作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与“细”是全面做好抗御灾害工作的前提,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从细节入手,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弄清具体情况、研究具体办法、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还是防汛救灾等工作,各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把各种“斗法”想得细之又细,把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从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来看,各级党员干部就应以雨为令、以水为令、以台风为令,深入一线,根据汛情发展变化积极协调各方做好抢险准备,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组织人员转移,积极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做好受灾群众应急安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如天,为民而“斗”是利长远的固本良策。“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一直以来,为保江河安澜和化水患为水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从未停止过尝试与探索。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主动加强学习,不断从历史与实践中,总结经验启示,把握规律和趋势,集思广益,增强“善谋”本领。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前绸缪,立足最坏的可能去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要把人民凝聚起来,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把全社会抗御灾害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员干部学习安徽考察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到安徽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总书记朴质而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心中浓浓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一心一意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扛起使命,改进作风、锤炼党性,增长本领、无私奉献,真正为广大群众增添福祉。

  始终相信群众,汲取为民服务之智。千难万难,相信群众就不难;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执政根基和胜利之本。回顾我们党

 99 年的光辉历程,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始终扎根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拥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广大党员当始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自觉走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讨教,真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的土壤中汲取丰厚营养,从基层的生动探索中开阔思路、创新思维,把本领的增强、能力的提升扎根于群众的创造实践中。

  紧紧依靠群众,厚植为民服务之基。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离开群众就是空谈;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离开群众就失去了力量。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战不可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始终脚踏大地母亲,而他被对手战胜就是因为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党与群众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犹如安泰和大地母亲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凝聚最广大群众的力量,汇聚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共甘苦,在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中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磅礴力量。

  一切为了群众,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始终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始终维护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致力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利,谱写了一曲曲党群、

 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心中装着群众,干事创业就有了底气、有了动力。广大党员要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涵养初心,始终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原点和价值追求,把为民初心和使命刻在心上、融入灵魂,摒弃私心杂念,杜绝贪欲之害,不断淬炼党员本色,厚植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为民谋利益、添福祉的责任,在实干苦干、砥砺奋斗中做出佳绩、砥砺本色。

  能不能始终牢记宗旨、服务人民,能不能做到把群众装在心中,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要把群众始终装在心中、举过头顶,真正做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群众,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所盼所需所急,创造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实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员干部学习安徽考察心得体会

  “这一直是我牵挂的事。”18 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来到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在了解情况后,总书记高兴地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1 学习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体会文章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践行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也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的重要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表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实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内蒙古代表团、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湖北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与代表委员们坦诚交流、共商国是。总书记的讲话和谈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处处洋溢着赤诚的为民情怀,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

  2 命至上的重要论述,对于增强全党全社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020 年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段重要论述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明确了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根本要求,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原则界限,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人民至上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3 制度,逐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时刻坚持人民立场,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造福于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推动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壮阔历史进程中,共产党人不仅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而且‚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除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党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就是人民的主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4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表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正因为紧紧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功,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引领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西方的政党虽然数量庞大、名目繁多,除了少数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外,绝大多数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在现实中西方各政党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

  5 重,特别在竞选期间相互攻讦、尔虞我诈,都是资本利益的代言人,维护资本统治的左右手这一事实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近年来,西方所谓民主暴露的大量问题充分说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是一党制,维护资本利益的党始终处于执政地位。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同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没有必要照搬多党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更不能把西方的政治理论、政党理论奉为圭臬。

 二、中国抗疫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践行在初心使命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发展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践行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也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的重要经验。

  6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号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迅速展开史无前例的抗疫行动,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和湖北,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全国上下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扬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 3 个月左右时间就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效率、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关键时刻毫不迟疑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

  7

  2020 年 6 月 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他强调:‚在这一次疫病流行的时候,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把它保住,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而反观其他一些国家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出现了疫情失控的局面,其原因主要与决策者应对疫情的理念与立场有关。有的国家担心及时如实公布疫情会造成民众恐慌,会重创本国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或影响民众集会,不利于本国大选。有的国家害怕全民抗疫导致企业停工、失业激增、商业萧条、经济萎缩、社会停摆等严重后果,甚至提出为了照顾一部分人的生命健康而牺牲本国经济得不偿失。美国得克萨斯州副州长帕特里克(Dan Patrick)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公开主张恢复经济比老年人的生命重要,要求美国 70 岁以上的老人,不要只顾自己的生命而牺牲整个国家,‚不要毁掉我们伟大的美国梦‛。有的国家干脆采取所谓群体免疫方式抗击疫情。透过西方国家这些林林总总的言行不难看出,无论其理由托辞显得多么冠冕堂皇,却无法掩盖其漠视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冷酷内心,无法抹去利益集团在背后作祟操纵的魑魅魍魉。资本的利益至上,少数人的利益至上,为

  8 了资本和少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本可挽救的普通民众健康乃至生命,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顽症痼疾在这次疫情中再一次露出了狰狞面目。

 正因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面对疫情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勇于奉献,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主动承担起大国担当。这次疫情既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科技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次大考,它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之中

  9

  2020 年 5 月 22 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实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方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另一方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防控疫情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关系,需要坚持‚两手抓‛,把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与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既是党和国家对当前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落实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

  10 健康、国家安全等视角强调生命至上、人民安全的重大意义。在 6 月 2 日举行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他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就如何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 5 月 23 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他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6 月 8 日至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

  11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从中不难看出,指导今年中央工作和政府工作的主线主调,依然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立足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无论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还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善于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既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又要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党中央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学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体会文章-坚持人民至上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人民是我们党的“源”和“本”,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当前,总结疫情防控斗争经验,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以强大的公共安全防线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显得尤其关键和重要。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了人民,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关键一条就是要始终做到为了人民,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自觉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此,着眼“后疫情时代”,应秉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价值理念,自觉践行始终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和初心使命,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系统重塑、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要基于对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所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问题聚焦倒逼改革,加紧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优化疫情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和协同应对机制,打通整合各方人员、机构、信息和资源,建立多点面立体化监督监管制约机制,加紧构建起集中统一、区域联动、协同高效的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切实织牢织密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激发联防联控的基层治理效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变革的主体性力量。坚持人民至上,要不断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到今天,跨过各种沟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广泛参与。这次疫情防控,我们通过充分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有效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坚持人民至上,

 要切实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切实走好走新走实群众路线。要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突出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人民的智慧力量,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有效发挥街镇农村社区基层哨点作用。要不断完善优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依靠人民不断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将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坚持人民至上,要以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把增进人民福祉和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的。显然,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能否基于人民立场去维护人民利益、去造福人民,成为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这次疫情防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要深刻认识防范化解公共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的紧迫性,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科学统筹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增强应急救助和医疗救治综合储备能力,特别是要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综合响应能

 力,通过精准有效地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水平。

 永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不断夯实执政根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紧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保护人民健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思想体会文章-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是他今年两会首下团组的重要活动。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一重要讲话,再次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信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行之所向、言之所至、思之所及,无不关乎人民,始终坚守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在重大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一诺千钧。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历史抉择!

 紧紧依靠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这再一次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才有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把这次特殊时期所召开的两会真正开成民主、团结、奋进、求实的大会,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

 不断造福人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

 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牢牢植根人民。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1 学习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体会文章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内蒙古代表团、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湖北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与代表委员们坦诚交流、共商国是。总书记的讲话和谈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处处洋溢着赤诚的为民情怀,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对于增强全党全社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020 年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段重要论述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

  2 明确了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根本要求,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原则界限,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人民至上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逐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时刻坚持人民立场,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造福于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推动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壮阔历史进程中,共产党人不仅是“最坚决的、

  3 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而且“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除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党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就是人民的主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表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正因为紧紧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功,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引领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 就会一事无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西方的政党虽然数量庞大、名目繁多,除了少数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外,绝大多数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在现实中西方各政党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特别在竞选期间相互攻讦、尔虞我诈,都是资本利益的代言人,维护资本统治的左右手这一事实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近年来,西方所谓民主暴露的大量问题充分说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是一党制,维护资本利益的党始终处于执政地位。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同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没有必要照搬多党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更不能把西方的政治理论、政党理论奉为圭臬。

 二、中国抗疫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5

  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践行在初心使命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发展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践行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也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的重要经验。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号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迅速展开史无前例的抗疫行动,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和湖北,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

  6 由国家承担。全国上下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扬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在全黨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 3 个月左右时间就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效率、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关键时刻毫不迟疑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

 2020 年 6 月 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他强调:“在这一次疫病流行的时候,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把它保住,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而反观其他一些国家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出现了疫情失控的局面,其原因主要与决策者应对疫情的理念与立场有关。有的国家担心及时如实公布疫情会造成民众恐慌,会重创本国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或影响民众集会,不利于本国大选。有的国家害怕全民抗疫导致企业停工、失业激增、商业萧条、经济萎缩、社会停摆等严重后果,甚至

  7 提出为了照顾一部分人的生命健康而牺牲本国经济得不偿失。美国得克萨斯州副州长帕特里克(Dan Patrick)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公开主张恢复经济比老年人的生命重要,要求美国 70 岁以上的老人,不要只顾自己的生命而牺牲整个国家,“不要毁掉我们伟大的美国梦”。有的国家干脆采取所谓群体免疫方式抗击疫情。透过西方国家这些林林总总的言行不难看出,无论其理由托辞显得多么冠冕堂皇,却无法掩盖其漠视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冷酷内心,无法抹去利益集团在背后作祟操纵的魑魅魍魉。资本的利益至上,少数人的利益至上,为了资本和少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本可挽救的普通民众健康乃至生命,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顽症痼疾在这次疫情中再一次露出了狰狞面目。

 正因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面对疫情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勇于奉献,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主动承担起大国担当。这次疫情既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科技水平、社会

  8 生产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次大考,它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之中

 2020 年 5 月 22 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实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方面外防输入、内防

  9 反弹,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另一方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防控疫情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关系,需要坚持“两手抓”,把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与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既是党和国家对当前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落实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健康、国家安全等视角强调生命至上、人民安全的重大意义。在 6 月 2 日举行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他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就如何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 5 月 23 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他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6 月 8 日至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从中不难看出,指导今年中央工作和政府工作的主线主调,依然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立足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无论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还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善于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既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

  11 控,一刻也不能松懈,又要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党中央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1 学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体会文章-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始终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再次热情讴歌人民,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原有大仗硬仗基础上,还要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以及世界局势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种形势下,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南落地见效,面临的困难不可谓不多、压

  2 力不可谓不大。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把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实际问题解决好,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以党委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面对汹汹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能够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贡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同样需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湖南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同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湖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各地各部门要在鼓励创新创造、激发人民创造热情上多想办法、多出实招,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

  3 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今年我们党将兑现庄严承诺,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在数字“算账”,关键在群众“认账”。湖南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各地各部门要着眼群众“认账”这个第一标准,慎终如始、真干实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让全面小康成果实实在在地惠及三湘大地每一位父老乡亲。

 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只要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就能凝聚起前行的磅礴伟力、非凡之智,团结和带领人民无惧风雨、踏平坎坷,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思想体会文章-人民至上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番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力重千钧、温暖人心。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信条和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恒心,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目的。他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夙夜在公,始终坚守一份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老百姓关心的事,无论大小总书记都细心

 察问;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总书记都带头调研、重点谋划。每年的全国“两会”,他都要深入团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切交流。大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大战略,细到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难心事”,但凡与人民群众相关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看得重、问得细、记得牢。今年的两会,总书记和大家热聊的话题依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脱贫、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实际问题,他殷殷叮嘱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我们党都毫不动摇、在所不惜。面对汹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正是因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最大限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取

 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被称为全球应对疫情的典范。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和风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铸起坚不可摧的巍峨长城。14 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成为我们战胜疫情最强大的力量之源、最根本的信心所在。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是要紧紧依靠人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阶段,“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在原有大仗硬仗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疫情影响这个巨大的压力,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完成目标异常困难。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必须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前进道路上,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纵使风急浪高、乱云飞渡,与人民同行,我们无惧风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高歌行进!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生命安全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身体健康是人民幸福最基础的保障。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做到生命至上;坚持生命至上,才能真正做到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应用到安全管理当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煤化工公司合成车间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更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大责任。合成车间是全厂范围最大和人员最多的车间,日常安全工作多,全厂 3 大重大危险源就在我们辖区,为保障车间安全稳定,落实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谈一下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是充分认识抓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特别重大的政治意义。安全工作是保障车间员工稳定生活的前提,是保障车间经营目标完成的基础;只有安全了,员工的收入才能得到保障,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一切,我们的努力也将失去了意义。所以车间日常安全首要工作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然后保障生产各个系统安全运行。

 二是推进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落实落地。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公司和车间制度,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每周组织隐患排查,发现隐患积极整改完成。同时对车间重点部位关键岗

 位,加强管控和检查,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制度。

 三是从严从实抓牢安全管理已势在必行。安全工作时刻不能放松,安全工作无处不在,安全隐患不能马虎对待。在车间管理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安全工作紧抓不放,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彻底扭转车间全体员工的安全观。车间从严安全管理,保障了生产的安全稳定,保证了员工思想和行为安全,员工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这是我们工作的职责和目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能只放在口头上,工作中要自始至终严格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严查严改安全隐患,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守护好一方平安。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二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值得我们去珍视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对我们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要求,也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更是每一个人家庭幸福的源泉。

 作为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职工安全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重于泰山,它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生活和企业稳定的重要保障线。

 安全是企业兴衰的命脉,也是每个员工生命的保障,事故给伤亡者家庭带来的不幸是无法弥补的,对责任人带来的是终生的悔恨和

 难言的苦涩。回想 12.11 事故,虽已过去一年多时间,但我至今记忆犹新,事故造成两个工友鲜活生命的结束,留给我们的只有悔恨与教训。事后分析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执行,认真做好风险辨识,工作中不心存侥幸,安全措施执行落实到位,此次事故就可以避免,可安全不是儿戏,太多的如果都于事无补,失去的不可能再回来。

 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我们要以此为教训,认真反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把现场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工作中要常抓不懈、认真严谨,严格遵守安全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企业员工的负责,营造人人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氛围,坚决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加强全员安全意识,熟练安全操作技能,让我们用行动诠释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不要让事故悲剧重演,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安全思想。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共同努力,珍视生命安全,共建安全和谐企业。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1 学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体会文章-践行“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理念

  2020 年的全国两会意义特殊而重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本次大会,不仅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欧美大国政治危机的波动,且值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国际国内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在复杂的形势下,2020 年全国两会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强调,促进了新时期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升,更加彰显了国家治理方略走向稳健和成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这是在当前国际国内时局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指导方略。从国际方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突发考验中,我国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交上了一份举世公认的满意答卷,用实力在国际上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巨大优势。从国内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正值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际,任务还相当艰巨。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全国还有 6 亿人每月收入也就 1000 元,而当前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中国

  2 有 9 亿劳动力,没有就业就是 9 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 9 亿双创造财富的手。从“人均月收入”“吃饭的口”“创造财富的手”这些关乎人民个体命运的表达来看,“人民至上”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政治关怀。

  “人民至上”理念的提出与践行,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自由民主理念而言,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断层,而上升为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体化衔接,进一步凸显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的政治理想及其实践的制度优越性。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事业的扩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提出了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人民群众”,提出了群众观点,确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人类历史的实践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经验,对当今国家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启示。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置人民利益于不顾,消极防疫,甚至提出“老人应主动为经济而牺牲”等言论。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媒体曝光了一些养老院要求老年人签署“放弃急救同意书”等极端事件,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对某些国家人道主义危机的谴责,而且导致其国

  3 内矛盾的激化和政治风险与社会震荡的加剧。事实再次证明,以抛弃和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国家是难以获得长治久安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成为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一条最重要经验,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焕发出活力。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以国家扶贫工程的实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扶贫对象是少数“贫困”群体,在狭义上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的个体赋能。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中,贫困人口数超过 10%的村就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由于扶贫项目中所推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基地培养以及教育培训等政府服务项目的补给,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和组织机构加入贫困治理的队伍中,使受益者并不局限于贫困群体,而外溢并有效带动了整个乡村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对 2014 年到2017 年甘肃省 13 个市(州)所辖 77 个县域发展的统计分析表明,在 66 个一般劣势县域中,已有榆中县、山丹县、甘谷县等 14 个县从一般劣势升格为中等优势发展县域地区,而且正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发展格局。

  4 事实证明,这种基于个体利益实现而对集体利益的扩充以及对地区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出基于个体赋能而促进区域发展和国家实力增强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也是中国贫困治理能够取得显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来看,基于人民赋能而促进国家富强发展,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刻政治智慧和战略意义。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时期,国家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强调和践行,不仅使政府公共治理模式凸显出人民利益的优先性,而且通过相关法律的建立健全从政治程序上保证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有效参与,在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利益聚合与力量整合的基础上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进而为世界政治和文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

学习强国人民至上体会

 

 学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体会文章-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

  今年的全国两会,有两个特殊场景让很多人心涌暖流、为之动容——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分别举行了一分钟的默哀仪式。与会人员全体肃立,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在疫情中逝世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两个一分钟的默哀环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英烈的崇高敬意和对生命的由衷尊重,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细节——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在“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救治的 80 岁以上患者有 3000 多人。其中一位 87 岁的老人,在十几位医护人员几十天的精心呵护下,终于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开始就明确要求,而且在讲话、批示、考察中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为了全力以赴救治上至 108 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 30 小时的婴儿,能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并且全部救治费用由国家承担,在当今世界,唯有中国做到了!

 “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政策导向,“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铁腕反腐,“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担当意识……紧紧围绕“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入落实,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政治追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得更加充分。

 显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总书记身體力行、

 反复强调的“人民至上”理念,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必须扎扎实实落到每项决策中、每件工作上的行动指南。尤其当下,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进入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的“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光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必须以过硬的作风身体力行、真抓实干。

 落实“人民至上”理念,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要真正做到“紧紧依靠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让工作成效获得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说到底,就是要心里真正装着人民,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根本标准。

 让我们铭记这句古训:行胜于言,质胜于华。

推荐访问:强国 至上 体会 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obulaisi.com/fanwendaquan/xuexiqiangguo/10317.html

推荐内容